儒家发源地容不下基督教堂?

2016年01月29日09:17   锐见  作者:马涤明  

  文/马涤明

  两名山东省政协委员、儒学学者日前联署呼吁在曲阜市境内停建一所基督教堂。他们指称,曲阜孔庙东南方向三公里的鲁城街道办事处葛庄将在春节之后,在原有平房教堂基础上兴建“更高更大的基督教堂”。他们认为曲阜是儒家发源地,也是“中华民族的圣城”,希望基督徒们“另辟佳地”修建教堂。

  儒家发源地,容不下基督教堂?我不是基督徒,讨论孔庙之地能否容得下基督教堂的问题,无意替基督徒一方说话,而是站在民族文化一边,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理念作争辩。

  包容是发展的基础,儒家文化所以源远流长,在世界上有广泛影响,足以证明儒家文化的包容性。因为曲阜是儒家发源地、“中华民族的圣城”,就容不得那里出现教堂,学者们担心什么?担心外来宗教文化会影响到儒家文化的繁荣与传承?这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况且,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主要靠文化自身的价值、魅力以及本民族对自己文化的认同,而不是设置护栏。

  有些人认为,民族圣城之地出现一些象征外来文化的教堂,是对圣人、圣城的不敬,有伤民族自尊。这有点像某些宗教极端主义思维。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百家争鸣的气候不可避免,各种文化之间必须相互包容;如果每个民族、每一文化的信仰者都像这样保卫自己的“文化圣城”,会不会引发文化对立的“战争”?而历史和现实则不断证明,排斥其他文化的结果并不利于自身的发展繁荣。

  “三人行必有我师”,是儒家文化开放包容、博取众长的经典思想。也正因为能够与道、佛以及各种外来文化和谐相处,并取之所长,不断完善自己,儒家文化才可能奠定今天的地位。目前,中国已在13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儒家文化可以走向世界的同时,如果却拒绝外来文化靠近自己,这会是儒家圣人认同的思维吗?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之说,虽非儒家之言,但用来阐释儒家以及各种文化、宗教生存发展之道、相互间和谐共存的逻辑,却很有意义。任何事物的生存发展,都需具备善利万物、容纳万物的品质。故儒家后代学者又有“受益惟谦,有容乃大”之说。

  多元文化时代背景下,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应也不能以设置“护栏”的方式进行“文化保护”,而只能以开放思维对待其他文化的同时,让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兼容发展。动辄采取强制手段禁止“过洋节”,以行政命令要求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等等,不仅无助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还可能适得其反。同理,儒家发源地不准建教堂,也容易激起别人对我们的文化产生偏见。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基督教堂 曲阜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