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百年历史风云之浴血瑷珲城

2015年07月17日14:12   锐见  作者:孙越  
瑷珲城遗址瑷珲城遗址

文/新浪锐见 孙越

二十世纪初,瑷珲已经成为黑龙江沿岸最大市镇,号称“居民四万,商家三千”。瑷珲分内外城,内城是副都统衙门和官邸,外城为商业区、驻军军营和民宅。瑷珲的军事部署,大致可分为北营、南营、船库、军教场等。南北营所驻扎的,均为清军正规部队;船库设在黑龙江江边,为清军水师营泊船之处;军教场为军人操演场所。

一九零零年八月二日,黑河屯失守。瑷珲城很快得知消息,并知道俄军主力正从黑河卡伦山扑来。在此之前,根据瑷珲副都统、北路全军翼长凤翔之部署,瑷珲内外城已开始构建防御工事,对已有工事做加固处理,各个防御阵地也备足了弹药和粮草,以应万一。

八月三日,黑河屯清军向瑷珲城撤退,俄军尾随,一路追击,他们在卡伦山与瑷珲城之间清军的三道防线,遭遇了顽强的抵抗,战斗异常惨烈,双方损失均为惨重。直到当日傍晚,俄军才推进到距瑷珲城郊外。据《黑河史话》载,那日北路全军翼长凤翔亲自披挂上阵,他收集各路退兵三千余人,欲做最后一搏,誓与瑷珲共存亡。不久,俄军兵临城下,却不贸然攻城,因俄军情报说,瑷珲守军,多达一万之众,城防工事,固若金汤,乃中国黑龙江中游壁垒森严之城。

八月四日清晨七时,俄军进攻准备就绪,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大举攻城。俄军哥萨克骑兵团在火炮掩护下,率先从右路进攻,其第三骑兵分队,作为主力投入战斗,瑷珲副统领凤翔率清军迎战俄军,双方一口气激战五个小时,直到午后一时许,清军虽逐渐被俄军围困,但是作战依旧勇猛,双方杀得昏天黑地,清军凭借完善的掩体和火力点,不断歼灭俄军主力,哥萨克士兵也挥动马刀,冲上阵地与清兵肉搏。就在此刻,俄军五百多人的增援骑兵赶到瑷珲,凤翔命令炮兵仅剩的一门火炮,轰击敌增援部队,为溃败部队和难民撤离,赢得了宝贵时间。随后,清军战斗力逐渐不支,被迫放弃瑷珲城,向西南方茶棚庵和大桥子方向退却。瑷珲弃城,其状悲惨:“败军奔走,难民逃生,拥集一路,若蚁纷翻。”

俄军随即破城突入,城内的居民和清军残兵与俄军展开殊死巷战,寸土必争,每条街道、每座房屋皆为战场,入城俄军和中国守军,尸体横陈,沿街满铺。俄军每攻占一所房子,均需付出巨大代价。俄军攻击副都统衙门和清军弹药库时,清军寡不敌众,点燃炸药,与敌同归,令俄国人心寒胆战,也对清军刮目相看。战后,中方无人撰写专著记录此役,倒是俄国出版家和作家基尔赫涅尔(Кирхнер А. В。),战后写下著名纪实文学《围困海兰泡和夺取瑷珲城》(Осада Благовещенска и взятие Айгуна)。他在书中惊叹,清军士兵战斗顽强,勇敢精神可嘉,作者因为此战役,彻底改变对中国人的看法,觉得“他们根本不是唯唯诺诺民族”,而是凶猛彪悍,敢与敌人拼到头断血流的战斗民族。基尔赫涅尔同时也指出,清军内部,腐败成风,军官贪污,士兵泄气,是中国军队整体战斗力匮乏之根源。作者写道,有些清军部队军官,在中俄开战前夕,克扣粮饷和装备士,不少兵居然穿着便服应征参军。作者甚至断言,假如中国军人粮草充足、军备齐善、杜绝腐败、廉正治军,以他们的战斗力,将一举攻克海兰泡,彻底消灭黑龙江对岸的哥萨克部队。

再说,八月五日,俄军彻底占领瑷珲后,一把火将这座两百多年的古城烧了个精光,只剩下一幢魁星,伫立在残垣断壁间,显得楼形只影单。俄军焚城之前,曾对瑷珲城大肆抢劫,除物资商品,枪炮弹药,他们甚至连妇孺也掠回海兰泡。

再说,八月四日,瑷珲被攻陷后,瑷珲副统领凤翔凤翔,率残部向齐齐哈尔退却。俄哥萨克部队,沿瑷珲至黑龙江建立哨卡,责令留守的俄国民兵,尽快剪除当地义和团和乡勇的抵抗力量,同时挥师南下,追击败退的瑷珲守军。八月五日,凤翔所率清军,抵达瑷珲东北部四十二公里处的北二龙屯,此地与南二龙屯遥相呼应,中间为通往齐齐哈尔之咽喉要道,易守难攻。凤翔命清军再次设伏,阻击俄国追兵。北二龙屯东北一公里半有座小山,名为匡安岭,山高百余米,地势险峻,乃当地制高点,山下,即是通往齐齐哈尔的大道,两旁为茫茫沼泽,人畜难行。凤翔命清军在山林里挖掘战壕,构筑工事,欲与俄国追兵决一雌雄。据《黑河史话》载,此时,齐齐哈尔的义和团大队赶到,首领姓张,黑龙江将军寿山又派两个营的兵勇前来增援,三路人马汇合北二龙屯,人数增至千余人。顿时群情振奋,军威大振,随即一同投入战前准备。

八月六日晚,俄军追击清军残部,朝着北二龙屯方向扑将而来。首当其冲的,便是连年科卡姆弗少将的突击队,他奉俄国黑龙江总督格罗杰科夫之命,追击并歼灭瑷珲副统领凤翔所部,攻占嫩江。俄方突击部队队长为少校拉德任斯基,其副官为近卫骑兵预备役旗手萨维茨基。突击队只有沙俄哥萨克骑兵,共计四百九十一人。

俄军骑兵追至匡安岭小庙,派出侦察兵,发现了山林里严阵以待的清军和义和团。连年科卡姆弗少将认为,马队不能解决战斗,于是,他令骑兵改步兵,急不可耐地发起进攻。齐齐哈尔义和团首领张拳师,亲帅义和团迎战。匡安岭阻击战打响了。义和团与俄军,在山林里展开肉搏战,双方各有死伤,义和团拼死精神令俄军心惊胆寒,尽管俄军火力凶悍,但首战依旧败阵而去。

俄军退下后,重新上马,试图强行穿过沼泽,攻击清军阵地,最后全部陷进泥潭,动弹不得,清军趁机向俄军开枪开炮,哥萨克两名军官和十五名士兵当即被击毙,多人受伤。

八月七日,俄军第一尼布楚团的几个骑兵分队和后贝加尔炮兵部队,占领了清军对面的小山梁,他们架起两门马炮,轰击对面山上的清军阵地,炮弹飞过山下俄军散兵线的头顶,呼啸着落在在清军阵地上,剧烈的爆炸,震撼着山谷。山下俄军进攻分队,重整旗鼓,再度进攻队形,清军投入多有兵力进攻,俄军为节省弹药,等到清军前进至五百米处,方才开枪射击,俄军马炮射出散弹,杀伤力很大,清军死伤惨重。战后,俄军哥萨克士兵在书信中写道:“我军炮火威猛,中国人伤亡巨大,然中国士兵依旧冲锋不止,其殊死作战之精神,令我军官兵瞠目。”

战斗期间,曾有俄军骑兵队三百余人,试图从沼泽地冲击清军左翼,却又陷入泥潭,被迫撤退,俄军骑兵子弹告罄,沙拉波夫上尉的骑兵第一分队,备用弹药也全部打光,他们再次强行策马通过沼泽,试图发起强攻,清军见状,赶忙集中火力,向骑兵第一分队的马队射击,却忽略了尼布楚团第二预备骑兵队,他们此刻迂回到清军阵地后侧,发起了突袭,清军刹那间乱了阵脚,被迫放弃阵地,转移后撤。瑷珲后路统领恒玉,率部奋力厮杀,但俄军炮火过于猛烈,清军和义和团伤亡巨大,连恒玉的战马也被炮弹炸死。最终,恒玉被迫率部退阵。

中俄两军厮杀,至八月七日日终时,清军和义和团开始溃败,放弃了北二屯匡安岭阵地,退守兴安岭隘口。至此,清军损失三个营兵力,战死官兵五百人,被俘火炮八门。俄军阵亡九人,即尼布楚团骑兵队的施科利亚洛夫中尉,及另外八名士兵。第四分队队长翁多洛夫斯基身中四弹,侥幸活命,第一分队长沙拉波夫上尉与十二名哥萨克均受轻伤。

八月九日,清军退至小兴安岭隘口大岭,此乃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北部屏障,清军和义和团,利用此地路隘林深,易守难攻的特点,迅速建立防御工事,形成一个口袋型阵地,欲与俄军追兵做最后决战。十日上午九时,俄军先头部队抵达,骑兵为先锋,步兵紧随其后,。他们刚一走近,清军埋伏圈南面的大炮旋即开火,俄军挥师向南冲去,谁知埋伏圈其他三面,枪炮齐鸣,狂射俄军,打得他们在口袋中乱窜。不过,俄军很快缓过神来,开始组织反冲击,清军激战数日,几乎弹尽粮绝,此刻又寡不敌众,逐渐不支,包围圈西南面军官童必胜部,最先放弃阵地,退走隘口。副都统凤翔策马上前,阻止退兵,且与士兵一同作战,他“自辰时至酉时亲放枪四百余响”。最后,身负重伤不治,战死沙场。

凤翔死后,中俄双方战拉锯战愈加残酷,鄂伦春部族派出五百骑兵参战,他们在八里桥遭遇试图冲出伏击圈的俄军,鄂伦春勇士策马持枪,勇杀俄军。

清军后退至隘口大岭后,俄军两支骑兵分队,在炮火掩护下,紧追不舍,但不久,他们又放慢了脚步,原来他们在隘口遇到了大量清军部队的阻击,他们觉得是遇见了主力。据俄军官回忆录记载,俄方最早判断,坚守隘口大岭的清军主力为九千人马,火炮十二门。后来,俄方通过侦查判明,清军人数实为六千余人,火炮十门。八月十四日,黑龙江将军寿山,任命清军后路首领恒玉,接替凤翔出任北路全军翼长,管带喜昌为后路统领,恒宇率剩余部队,在隘口大岭修筑工事,准备迎敌。十五日凌晨,俄军一个分队对清军实施火力侦查,第五分队士兵在两门火炮掩护下,正面攻击清军阵地,翁多洛夫斯基的第四分队从左翼进攻,尼布楚团的三个分队对清军阵地实施包抄。

第四分队的哥萨克,在崎岖山路踯躅而行,到达侧翼后,他们隐藏好马匹,对清军发动进攻,清军用交叉火力将其打退,第四分队的哥萨克,拖着伤兵和死尸,惨败而归,幸有维尔托布拉霍夫少尉的第五分队掩护,才不至于全队覆没。第五分队冲到清军阵地三百步的距离开火,不过,它显得势单力薄,完全不足以与清军火力对抗。不久,俄军接到侦查报告,说清军隘口大岭阵地,至少拥兵五千人,火炮十门,坚不可摧。当晚,俄军突击部队前锋露宿库尔木(三站),等待海兰泡俄军的增援部队。

八月十六日,俄军驰援隘口大岭,有斯列坚科预备团、后贝加尔炮兵营第一炮兵连、阿穆尔骑兵第六分队。俄军派出前沿军官侦察清军隘口大岭阵地,并立即下达战斗任务。当夜,俄军倾巢出动,向两公里外的清军阵地发起猛攻,打头阵的是两个步兵营,阿穆尔一个骑兵分队负责迂回包抄。拂晓十分,俄军炮兵连的十二门火炮猛轰清军右翼阵地,俄军含有炮兵连的第三营,以及五个哥萨克骑兵分队猛攻清军左翼,包抄部队从左翼向清军阵地后方迂回。

《黑河史话》记载,从岭北树丛摸上来的俄军,突然在清军背后开火,统领崇玉和左营管带瑞昌阵亡,后路统领喜昌和后路左营管带联和负伤,其他清军官兵死伤严重。不久,清军便“军心胆怯,各思奔逃,势如山倒,督饬不能,全军溃败”。

十六日夜间至十七日凌晨,中俄两军激战四小时,清军败北,六门速射山炮被俄军缴获,两千六百多官兵死伤。而俄军损失甚微,俄军嫩江突击分队共计战死十二人,五十七名中下级军官负伤。此役,俄军打开了通往满洲腹地之路,连年科卡姆弗少将的骑兵突击队,乘胜直捣嫩江。十七日,俄军开进嫩江城,该城副都统变节投敌,百姓弃城逃难,城内空空如也,俄军只遇到清军四百步兵和一百人马队的小规模抵抗,但很快便被击溃,残兵朝城东南方向溃退。俄军在城内缴获了清军的一座武器库,计有一千支步枪,三门铜炮和大量弹药装备。

清军溃败后,黑龙江将军寿山,为避免牺牲百姓,以及为清军残部撤回齐齐哈尔赢得时间,在得到李鸿章批准后,命行营处总管程德全,带翻译出城与连年科卡姆弗少将议和。最终,寿山含怒自尽,清军缴械弃城,俄军占领了黑龙江首府齐齐哈尔。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中俄 瑷珲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