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浙商全国500强榜单解读

2015年06月23日11:56   媒体精选  作者:浙商杂志  

    大企业减速 中型力量崛起——2015浙商全国500强榜单解读

2005浙商新领军人物2005浙商新领军人物

  作者:牛金霞 潘鹏飞

  虽然深度转型不可避免地冲击着部分行业和企业,但诸多转型升级的红利和风口已初步显现,一股生机勃勃的新力量正在迅速涌现并重塑着浙商和浙江经济。

  浙商大转型从未像当下这样牵动人心。

  透过2015浙商全国500强榜单,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群体在转型升级紧要关口的集体动向、姿态及实力变迁。

  今年的榜单上,百亿以上的浙商大企业数量有所增加,不过其增速却“踌躇不前”。大公司增速虽然乏力,但它们多在结构调整、新业务增长以及新模式探索上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与此同时,占到榜单43%的30亿元以下的中小企业表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更有一些来自新行业的新浙商正在涌入榜单。

  2015年,始于《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正以中国经济转型新驱动力的角色席卷全国。这对嗅觉异常敏锐的浙商来说,无疑是一帖加速传统与创新深度交融的催化剂。

  我们发现,虽然深度转型不可避免地冲击着部分行业和企业,但诸多转型升级的红利和风口已初步显现,一股生机勃勃的新力量正在迅速涌现并重塑着浙商和浙江经济,不断引领着中国民营经济寻找新的机遇和可能。

  大企业减速、中型企业爆发

  整体来看,2015年的浙商全国500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浙商发展与浙江经济的紧密性进一步加强。今年的500家上榜企业共创富5.07万亿元,相比去年的4.42万亿元增长14%。但浙商全国500强的入围门槛却从去年的7.3亿元降至7亿元(图一),500家企业的平均营收增长率也从去年的13%微降至12.9%。与此同时,浙江省GDP也同样保持着小幅增长,增长率小幅下降、基本与去年持平的态势。

  这一点从今年入围浙商全国500强的企业所在地区的分布上也得到了验证。今年省外浙商的入榜数量从去年的65家锐减至37家。一方面,受经济下行态势的影响,省外浙商的申报热情下降;另一方面,浙江省内申报的企业在迅速增加,并呈现出“原有优势继续加强、新优势涌现”的面貌。上榜企业依然集中分布在杭州、宁波和绍兴几个经济强市,今年的数量分别是杭州157家、宁波85家、绍兴53家,相比去年的150家、82年和51家都有所增长。新增加的面孔中,一批如迪安诊断、杭州桑尼能源等来自新兴行业的浙江企业,以傲人的增长首次进入500强。

  其次,百亿企业阵容逆势增长。今年榜单上百亿企业总数量从去年的112家逆势增长,扩容到149家。从图三的直方图上可以看出,上榜企业的营收额和数量并不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正态分布,恰恰相反,500强企业朝百亿大企和30亿元以下的中型企业两端集聚。营收在7-30亿元的中型企业(218家)和营收在100-500亿元的大企业(127家)成为了500强中最主要的两个阵容。

  占据整个榜单29%的149家百亿营收以上大企业共创造了3.99万亿元的营收,占到500强总营收的78%,接近去年浙江省整个GDP的数字(4.02万亿元)。可以说,百亿大企业是真正彰显浙商实力的核心群体。

  然而,百亿军团虽然创造了78%的财富总额,但其增长率却较去年大幅下降(图四),四家千亿企业(平均增长1.28%)、18家500亿元以上企业(平均增长8.35%)和127家100-500亿元之间的企业(平均增长10.6%)增幅均低于整体增长率12.9%,且表现出规模越大,增长略慢的特性。尤其是50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历年平稳的两位数增长在今年很多变成了一位数,甚至是负增长,进入了一种新常态。

  第三,中小企业逆势爆发。500家企业的整体增长能够保持与去年基本持平,30亿元以下的218家中型企业功不可没。作为浙商群体中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梯队,它们在过去一年保持了16.3%的增长率,(而30-50亿元之间企业平均增长率14.3%,50-100亿元企业平均增长率13.6%,均低于30亿元以下企业),在暗淡的整体经济形势下,逆势爆发,表现出良好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能力。

  第四,上市公司的数量迅速增加。榜单中今年新增了约30家上市公司,创下历年来上市公司数量的新高。一方面浙江企业的整体上市数量近年来不断增加,据统计,2010-2014年间,浙江上市公司共增加了105家;另一方面,很多上市公司在营收增长上成绩出色,从而第一次晋升榜单行列。今年仅在A股上市、并以超过7亿元营收进入500强榜单的浙江企业就达212家。

  由此,浙商全国500强榜单在本年度首次推出了全新的子榜单——浙商A股上市公司市值榜。该榜单除了500强中的212家A股上市公司外,还将其他省外浙商的上市公司以及其他营收未能达到7亿元的浙江上市公司都囊括进来,以求通过系统、全面的剖析,更准确、深入地揭示浙商发展和转型的动向。

  第五,原有浙商传统行业优势继续,更多细分行业优势涌现。从行业来看,由于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本年度浙商全国500强行业分类按照最新的申万行业标准进行了统一调整,行业分类更加准确和具体,比如出现了“汽车”、“通信”、“计算机”、“休闲服务”等行业,而能源与环保类的企业则重新划定到了“公用事业”的大类中(图五)。总体来看,综合类(82家)、机械设备(62家)和建筑建材(57家)是榜单中企业数量最为集中的行业,这与历年来的情况基本保持一致,说明浙商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优势仍在延续。但今年房地产的企业数量从去年的35家下降到31家,医药生物的企业数量从去年17家增加到20家,计算机、通信、电子、休闲服务等更多细分行业的企业数量在增加,某种程度上表明浙商产业结构转型、调整的成效正在显现。

  大企业的增速去哪了

  百亿以上大企业既是整个浙商群体的核心力量,又是这场大转型中“承重”最多的群体,从榜单的数据中具体表现为增速明显放缓、规模优势正在衰减。虽然大企业在转型中表现出更强的抗风险能力,但我们发现,过去一年里,企业规模越大,增速的取得反而越不容易。

  先来看下千亿俱乐部的4位成员。浙江省物产集团依然以2144.8亿元的总营收领跑浙商,过去一年里,它最引人关注的是启动“混合所有制+资产证券化”的改革。目前,物产集团整体上市预案已公告,估计将于2015年6月完成改革。“总的来说就是构建‘一体两翼’,以流通4.0集成服务为主体、金融和高端实业为两翼的三大业务格局,逐步形成‘轻(集成服务商、金融业)、重(不动产)、高(高端制造业)’结合的周期对冲、业务相关、相互协同、专业化下有限多元的产业格局。”物产集团掌门人王挺革这样描绘改革蓝图。所谓流通4.0集成服务,具体来说是“以此次改革为契机,通过供应链整合、产业链管理、价值链提升,形成互联网时代下的现代流通企业生态链,进一步增强主营业务实力,提升未来盈利能力”。

  作为浙江首个国企改革方案,物产集团的改革被赋予成为国企改革样本的期待,刺激国企和民企能达成更大范围的深度合作。

  第二位的万向集团在两个方面的布局被津津乐道,一是新能源汽车蓄势待发,二是在金融领域大手笔不断,万向系“金融王国”版图继续扩张。通过2014年成功收购美国电动汽车企业菲斯科公司,万向力图将美方的核心技术优势与万向的产业基础和制造优势充分对接,将电动车零部件和整车都做出全球领先的优势。据了解,目前万向已经在杭州、常州和美国的波士顿、底特律以及韩国拥有5个研发制造基地,形成了5亿安时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能力,并与通用、宝马、奔驰等建立了合作关系。相关人士预测,万向和乐视极有可能首先获得国内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生产牌照。

  在金融领域,阿里与万向联手申请民营银行牌照的消息在去年3月份博足了眼球,在首批5家获批筹建的民营银行试点中,出现过两巨头发起的“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身影。虽然至今仍在等待,但两者的合作并没有停下。最新消息称,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金服将于6月推出网上银行,相关负责人透露,蚂蚁金服将持有30%股权,复星国际旗下关联企业以及万向集团将分别持25%、18%股权。另外,就在5月初万向也顺利获得了基金牌照,这意味着截至目前,除了券商牌照,万向已获得了几乎所有能拿到的金融牌照,涵盖租赁、期货、信托、银行等。

  第三位的海亮继去年首次进入千亿俱乐部后,今年更首度入围前三甲,也是四家千亿企业中唯一保持了两位数持续增长的企业。本刊曾以特别策划《千亿海亮你学得会吗》(详见《浙商》杂志3月上)对海亮的增长进行过深度剖析。其中,2014年年底在企业25周年庆典上推出的海亮农业——明康汇成为最大的亮点,一经亮相便以全产业链的模式迅速打开了市场。此外,海亮股份“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告也引来诸多猜测。“用资本的力量带动海亮旗下目前发展势头较好的产业,谋求不同产业的共赢,放大集团整体效益。”海亮董事长冯亚丽曾对《浙商》记者透露。

  排在第四位的吉利汽车,旗下沃尔沃品牌2014年表现出色,全球销量创下新高,利润同比增长17.4%,然而吉利品牌销量却不尽人意,同比下跌24%,大大拉低了总营收。不过,2014年也是吉利回归“一个吉利”重大战略开启、新车接二连三上市的年份。业内评论认为,2014年更多是吉利的布局年,真正发力会是在今年。果然,在2015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吉利在力推精品、打造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以及多元布局新能源汽车方面都发布了多个重磅消息,比如即将在下半年推出中长途的纯电动汽车以及未来将发力电商模式等。吉利的持续创新、战略转型和国际化一直都是影响国内汽车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我们有理由对它今年的表现充满期待。

  千亿大企的动向具有强烈的榜样意义。通过以上梳理,我们不难发现,过去一年是四家企业进行大调整、大变革的年份,除了对各自主营业务花大力气布局外,它们在借力资本市场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上不遗余力,出手都是大动作,力图用现在的创新求变拼一个更强、更持久的未来。

  今年榜单上,营收超过500亿元的企业从去年的17家增加到22家(图六),但像去年那般的强劲增长不复存在。广厦控股集团(2014年排名第5位)、浙江省能源集团(2014年排名第6位)、娃哈哈集团(2014年排名第7位)以及北京建龙重工集团(2014年排名第8位)这四家超700亿元的企业看似触手可及的“千亿梦”增加了诸多悬念,娃哈哈和浙江省能源集团还分别出现了-7%和-9.2%的负增长。这让五百亿军团中增长依然强劲的阿里巴巴(52.1%)和上海复星集团(23.2%)显得格外耀眼。

  和千亿大企相似,在宏观经济仍承受较大下行压力、浙江省一系列转型升级“组合拳”强力推出的双重背景下,这部分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开始了“自我革命”,高举创新大旗,以求与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接轨。以娃哈哈集团为例,尽管其多元化战略备受争议,在继跨界童装、商业地产、奶粉以及白酒等多个领域后,出于对“机器换人”的看好,2014年还玩起了科技含量十足的智能装备制造业,如今已开发了放吸管机器人、包装机器人等。随着“中国制造2025”大幕开启,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风生水起,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装备受市场青睐,娃哈哈此举的后续发展看好。

  年销售过百亿的企业中,奥康、华峰、银泰等诸多知名浙商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探索企业新的增长空间。值得欣慰的是,今年百亿企业阵容逆势增长,这也说明,年营收在50-100亿元之间的浙商梯队仍有较大增长潜力,再加上30亿元以下中小企业的良好增长势头,浙商发展的潜力十足。

  浙江省统计局副局长王杰指出,“最近几年经济运行的特点之一是,在增长速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都有新进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创新驱动作用增强,节能减排成效明显,企业也在逐渐适应中速增长的新环境,出现了具有中长期意义的积极变化。”这正可作为今年浙商全国500强榜单的有力注脚。

  将“风口”转化为竞争力

  不容回避的是,有部分企业因为业绩惨淡甚至更为严重的原因退出了今年的榜单,其中以中小企业为主,但也不乏大企业。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吴晓波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比历史上任何其他时期都更多,特别是在房地产领域、高污染且高能耗的竞争性行业、某些所谓新兴行业民营经济在扩张性宏观政策下获得的迅速成长是与经济系统积累的诸多问题同时发生的。

  的确,这种潜在风险和危机在过去一年的浙商企业中已有所爆发,与此相应,今年榜单上房企的数量也在减少,过去一年里房地产企业因债务违约和资金链断裂而留下“烂尾楼”或老板失联的事件并不鲜见。

  尽管如此,我们更应看到,在今年榜单呈现出来的中小企业增长趋好以及新增大量上市公司的背后,是更多浙商踩准下一个“风口”的大胆创新、积极有为。比如在新上榜的一批企业中,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汉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迪安诊断、杭州桑尼能源等都是在“互联网+城市建设、互联网+医疗、互联网+能源”等方面占尽先发优势的“新浙商”。

  近年来,以阿里巴巴为首的互联网经济在浙江势头凶猛。正如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亭所说:“无论是成就‘互联网+’的国际领袖企业,还是打造‘互联网+’的国际引领城市,浙江成为全国信息经济发展的高地,都不是虚妄之言。”再加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梦想小镇、云栖小镇等多个创业园区遍地开花,浙商在此次转型升级中正看到了更多的新机会。

  据《浙商》记者了解,包括盾安控股集团、众泰控股集团、圣奥集团、万马集团等一大批传统制造业的浙企已纷纷投身以“大数据、云计算、工业4.0”为主导的下一轮商业大变革,用浙商敢为人先的实战精神迅速向数字化方向转型,将一个个“风口”迅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迎战真正个性化和智能化的商业新时代。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浙商 500强 榜单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